Re-BLOCKS小街区方案

Re-BLOCKS小街区方案

立意:玉林片区、少城片区、川音片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以居住为主,是形成较早,且各具特色的城市片区。片区内路网密度相对较高,各类小商业及服务设施丰富,很早就已呈现出了“小街区”的雏形。目前,三个片区均被划定为“小街区规制”示范建设区。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三个片区一直具有较高的“人气”,是成都的活力核心点。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涌入,片区内均呈现出交通混乱拥挤、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质量下降、建筑老旧、居住模式单一等现象,片区活力正在衰退。因此,如何解决好片区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恢复片区活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保持片区文化和特色,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更为积极地发挥街道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是本次更新资料分析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Re-BLOCKS; 街区模式

一、划定区域

依照立意要求,本次的分析报告是以中国成都市的玉林片区、少城片区、川音片区为划定区域,进行分析。

玉林片区、少城片区、川音片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以居住为主,是形成较早,且各具特色的城市片区。玉林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内,其交通网路密度图如图所示:

re-blocks-map-1

少城片区则位于成都市的青羊区,位于成都市著名景点“宽窄巷子”的南边,与宽窄巷子共同组成了小区域的特色发展方式。其小区域的交通道路网密度图如下所示:

re-blocks-map-2

最后,川音片区位于四川音乐学院周边,位于成都市的锦江区内。其交通网路密度图如图所示:

re-blocks-map-3

片区内路网密度相对较高,各类小商业及服务设施丰富,很早就已呈现出了“小街区”的雏形。目前,三个片区均被划定为“小街区规制”示范建设区。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三个片区一直具有较高的“人气”,是成都的活力核心点。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涌入,片区内均呈现出交通混乱拥挤、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质量下降、建筑老旧、居住模式单一等现象,片区活力正在衰退。

二、分析报告

1.总概

街区制,简言之就是道路两边建房子且不设围墙,意在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达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其街区制度与国际上的“BLOCK街区”异曲同工,将 Business(商业)、Lie fallow(休闲)、Open(开放)、Crowd(人群)、Kind(亲和)融合成一起的发展模式。

英国认为“开放式小区意味着更加方便”。英国人往往沿路而居,门前往往是一条快速车道,门对面又是一个公交站台,生活和出行变得极其简单。同时,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在公寓大门上加装电子锁或钥匙锁,楼前也多有24小时的监控摄像,特别是1967年的《街区保护法》,更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据报道,大不列颠的专家认为“封闭小区如果太多,有可能会妨碍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交往,增加种族隔离与阶级固化的风险。”民众则表示“在我的认知里,只有弱势群体才住在封闭式街区中。比如老人,或者残障人士,因为他们可能需要在身体不适时给物业打电话。学生公寓通常也是封闭的,因为不少家长考虑到孩子第一次搬出家,可能更容易受到伤害。”

美国倡导“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有机融合”。据悉,“美国具名更倾向于居住在开放式的社区,因为住在这样的社区公众可以方便使用社区内的道路和便利设施,包括公园、运动场等,这些设施应该由当地城市行政管理部门来建造。政府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融入街区、提高人们对街区的关注度,还常常举办丰富多样的街区活动,设立大量的公共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 他们应对安全问题也自有高招:“美国政府一般会相应增加邻近地区的警力配置,增加当地社区巡逻和控制的警力,同时,对邻近地区进行监控防止犯罪特别是偷盗行为。” 结果就是:“封闭式小区道路不对外开放,保安和门卫都由小区物业负担,对公共保障系统的依赖较低,但物业管理费比一般小区高很多。”

俄罗斯实行“封闭大院和开放式小区并存”。受改革反复影响的俄罗斯无疑是封闭大院和开放式小区并存的标杆。但总的来说,俄罗斯小区大多以开放式为主,封闭式小区属于极个别现象,临街而居,是俄罗斯民众最舒适、快速融入城市的生活方式。从城区划分上看,俄罗斯大部分城市的古城内部几乎不存在居民小区的概念,大多是独立的居民楼,居民楼的设计、规划、修缮等等环节都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

然而,因地制宜非常的重要,我们绝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发展道路。Safety(安全),包括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中国人民对于这两者是非常敏感的,这是与外国人的“冒险精神”和“独立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民更渴望的是“依赖”,所以在中国式发展小街区模式中,安全的因素是必须要考虑到的,而且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Safety的首字母加入到方案名称中;Education Resource(教育资源),对于教育资源,也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争抢稀缺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了常态。争抢就容易造成混乱,混乱就会影响发展的秩序,要想发展小街区制度,就必须要解决好教育资源分配的难点。所以,Safety(安全)和Education Resource(教育资源)两点,作为针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要点,产生了我们构思的“Re-BLOCKS”城市发展模式,译为“街区的重新设计”。

ReBLOCKS
Education ResourceBusinessLie FallowOpenCrowdKindSafety
教育资源商业休闲开放人群亲和安全

2. Open, Safety:开放与居住安全

开放是一种让步,或多或少都会牺牲自己一部分的利益。首先,对于开放区域内部交通,将会被打开,实现与城市道路网的并网,缓解交通压力。当然,随之而来的车流量、人流量的影响,也会对小区域的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个尺度,一定要拿捏好。

与小街区对应的是“大街区制”,即大马路、大广场、大循环。大街区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把城市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单元。“小街区规模适宜、呈开放式,有各种服务配套,就像细胞一样,能促进城市活力。”

2.1 目前交通的问题

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原先的“摊大饼”发展模式而设计的“主干道十字路口”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的了出来。

re-blocks-transport

在道路网红线规划中,长期以来,道路的路段宽度与交叉路口的宽度是一样的,结果使路口的通行能力比路段上少一半,若再在路口四周紧压红线修建大楼,开设吸引大量人流的商店、影剧院等,则大量行人过街,又得占去不少绿灯时间,使通行能力再次降低。最后,路段上车流疏松,交叉口前车辆排长队,要等候几次绿灯才能通过。显然,上述的规划手法必然会在路网上造成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卡口。

2.2 环形放射道路

环状放射路网是一种至今,尤其是欧洲仍未广泛采用的道路设计形式。这种形式的路网有助于营造出精致的、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从而促进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动。

在道路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路网的线密度是解决环状放射路网交通的重要手段,欧洲路网占地平均为21%,但是线密度远高于我国。较高线密度的路网结合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是的交通效率很高。

re-blocks-1

英国环状放射路网多是由早起的交通模式所自然衍生出来的,经过规划修改沿用至今。体现了城市肌理和文脉的延续。

伦敦的环状放射路网多采用小尺寸设计,著名的大象城堡环路直径约为100米。这样合理的人性尺度使之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娱乐和休闲场所,小规模的改造在保持城市的肌理的同时,成为社区级公共空间之一。

re-blocks-2

伦敦市路窄车多的基础条件十分不利,但交通组织十分高效。在其23%密度的路网中组织了许多单向交通系统(2/3的路段为单行线),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通过分时段收费管理措施,将交通拥堵降至最低。

有很多的可鉴之处,伦敦其实在交通的硬性上很差,车多路窄,但是他们在交通管理的软性方面确实是值得国内所借鉴的:

功能:合理的环状放射路网一方面可以形成强烈的城市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市民公共生活的中心;

交通:高路网密度加上合理的交通政策解决可能存在的交通问题;

政治执行:严格的执行机制,一系列新的交通管理措施得以实施;

配套设施:健全高效的公交服务,完善交通导向标志,可以快速疏散人流、车流;

巴黎凯旋门环状放射路网是形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具有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和向外开放的格局。围绕着凯旋门形成一个直径不到200米的广场,同时向外放射出12条城市达到连接城市的主要区域,包括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格兰德大道、福熙大道等。

re-blocks-3

巴黎的平均道路密度为25%,其道路如毛细血管一般四通八达。同时巴黎不遗余力地推行以轨道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在机动车的管理上充分利用ITS(智能交通)等高科技和人性化的交通管理。

这种路网的优点是:

  1. 明晰的城市结构;
  2. 很到地组成城市景观;
  3. 可以形成强烈的城市中心;

但缺点是:

  1. 点与点之间的通行距离太长;
  2. 交通向中心区聚集,造成中心区交通压力。

解决措施,控制环状路网合适的尺度,并且制定严格的交通政策,对该地区交通组织实行管理。

虽然有利有弊,不是完美,但这也一点不影响它的优秀。巴黎这种模式的可鉴之处在于:

城市形象:通过环形放射路网很好地组织城市核心功能,形成强烈的中心区和城市空间序列;

景观功能:悠久的历史,周边环境的重塑,形成了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良好的城市景观;

交通组织:结合城市整体交通规划战略组织城市环状放射路网;

还有一个需要提及并分析的就是堪培拉。堪培拉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完全按照理想规划实施建设的城市之一。一南一北两个环状放射路网所组成的城市构架是其规划上最具特色的设计。

re-blocks-4

以首都为中心布置了一个直径约为1000米的环路和放射性道路形成南部城市框架。占地500亩的新国会会议堂就坐落在环路当中,大量的政府机构和外国使馆使得南区成为政治、外交中心。

以都市山为中心布置了直径约为600米的六边形环路和放射性道路形成城市北区框架。大型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大型居住区都竟然有序的布置在北区都山四周。

南区和北区通过全场4公里的中轴线相连。

re-blocks-5

值得借鉴的有两点:

道路形式巧妙结合:堪培拉规划把方格网、环状放射形和六边形环放射形道路等几种形式十分巧妙地、因地制宜地、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城市道路网系统,自然、生动、合理。

城市构图之美:表现在方格网、环形、六边形和射线的有机组合上;表现在用地性质主、次安排上;表现在空间序列布置上;表现在图面的疏密处理上。

re-blocks-6

所以,规划应根据具体城市等级与规划基地面积,选取适宜的环状广场尺度。道路规划的同时,应制定严格的交通管理政策控制该区域的交通。从成都市交通道路网图中可以看出:

re-blocks-7

从成都市地图中可以看出,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发展环路放射型道路,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道路规划方案。

2.3 区域内外交通的相互联系

当前城市交通主要由公交、出租、私家车组成,片区住户出行会采用上述方式及步行,所以在片区重新规划中行人与公共交通(路网)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采用控制其周边建筑高度,保护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整体性,同时选择特色街道进行打造,要求“景观不减绿”、“建筑不增高”、“不破坏传统文化”。规划建设慢游步道,将串联起这些特色风貌片区以及点状分布的具有成都记忆的地区,形成城市的慢游体系。同时对于片区住户而言设地上车位,将城市道路与小区单元楼联系起来,一出门便是城市道路。同时将道路进行分级,将城市道路的主干道与生活道路驳接。

2.4 区域内外交通的相互联系

2016年两会后,国家出台相关“小区开放政策”,这也表示着开放将会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六条:(十六)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社会参与,放宽市场准入,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在相同的2km比例情况下,比较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中国成都的交通道路网密度:

re-blocks-map-4
中国成都

从成都市的道路地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主干道之间的距离相远,而且道路网密相比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很稀疏。

成个城市只有3条主环形道路围绕城市,能使疏导车辆的道路并不多,所以比较容易造成交通压力,出现堵车或者行车缓慢的现象。

re-blocks-map-5
英国伦敦
re-blocks-map-6
法国巴黎

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的主干道并不多,但是交通网密度很大,这样可以多节分流,不易造成某个路段的持续拥堵现象,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可以看到,《意见》第十六条中指出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街区这一概念发端于欧美,是一组建筑物与周边或其中的广场、街道、小公园、绿地等实体或空间的总称。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一个个楼盘都是一个个小的独立王国,彼此不共联,公共服务设施不互相共享。但是现在的城市应该是开放的,以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作为特征。

2.5 区域安全问题

现在成都市的小区域地方,大多实行“任何人都可大摇大摆踏入小区”并且“每个住宅单元门口才有保安”这种方式来确保安全,将以前的一个小区为一个安保区改为以一栋居民楼为单元的安保。

3. Business:商业与居住空间

目前,小区规划的通病是单一的行列式排列,,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封闭且并没有相对应的配套设施导致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娱乐购物、休闲放松、等较高标准的因素。这类居住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这样一来居住人员大量的出行就增加了交通负担。

因此,改善小区交通拥堵问题可以从配套设施着手,让居民不出小区门也可以购物,休闲,娱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区的“三位一体化”(即居住功能、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三位一体)。

3.1 小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

配套设施的密度和质量决定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这些配套设施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与基本居住有关的各种公用管线以及设施,包括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络、供暖、雨水处理、污水处理等,这些设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满足;

第二类是与家庭生活需求有关的各种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等设施,这些设施是对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满足。

首先,第一类,要提升小区物业的服务水平,增加服务的涵盖面,健全基本设施,使居民可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及时得到解决。

第二类,对于以后的大型小区住宅区在小区建造开始,就合理规划出一部分商业用地,作为小区的配套,比如包含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娱乐设备和休闲的游泳场,健身房,运动场,饭店,餐厅,美容院,发廊,还有各大银行体系等等。除此之外,开辟一大片绿化区域也就是公园,作业住宅区的配套。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包括医院,学校等高级配套设施也应该一应俱全。

其中,小区中道路狭窄,大量停车不方便居民出入,对住户增加了干扰,没有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的要求。在小区道路规划时,小区没能有效组织交通流向和系统,合理解决人车分离问题。小区内市场交通堵塞,出行不方便,拥有私家车的住户没有享受相应的便利。

因此,可以将车都停在地下一层,节省地面和公路空间,方便物业管理。保证居民安全和降低噪音。另外在停车场的出入口不远处加设洗车店,更加人性化。

针对现有的小区住宅区,可以在住宅的其中两层留出作为商业层,满足日常所需的服务配套,同时注意营业时间和噪音控制,以防扰民。

3.2 夜市的发展与管理

“逛夜市是认识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夜市不仅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管理,更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夜市作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补充,和生活密切相连,吃、喝、玩、乐、穿、戴、用等,都可以在那里得到满足,而且花费少,所以夜市是众多中低层工薪阶级的乐趣,是生活多滋多味的凭证,也是极为重要的存在。

四川作为一座文化名城,以其中的玉林片区,少林片区,川音片区为例,夜市也可以繁荣发展。但是夜市的管理也很重要,为了避免出现扰民,非法占道,食品安全问题,乱扔垃圾,城管与小摊的暴力纠纷等等问题可以借鉴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夜市管理的丰富经验。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傍边,也有很多夜市,他们采取的方法不是“消灭”,而是“疏通”,即解决夜市不规范的问题,以管理来优化。

经过管理和投资后建设的夜市,也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区域,成为旅游的热门地点。

4. Education:教育与居住空间

4.1 教育机构(幼儿园和小学)与居民区的联系

幼儿园和小学,不同于中学、大学的设计,幼儿园在选址和布局上,也要考虑到很多因素。

想做一个好的幼儿园,不管是老师还是建筑师或者是家长,我们都先需要明确一个好的幼儿园的基本原则,简单的说,就是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是好的幼儿园。

香港教育局官方推出的学龄前教育手册里明确了幼儿园的责任。“因应幼儿潜能和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照顾和学习所需的经验,藉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欲的均衡发展,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积极主动终身学习且富责任感的公民。”

我国2012年的教育部印发的学前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认定和看法是:学前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起步阶段,他与其他的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没有区别。而在幼儿教育目标里则更为明确把具有社会能力与自理能力作为了最为重要的目标:

  •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将以上用图形表达出来就是:

re-blocks-10

可以看出,我国与香港的幼儿教育都是更为偏向社会化生存能力的。如果说要做一个幼儿教育的目标图标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分为两条轴线:

一条是教育轴线,两端分别是:自由成长——社会技能。另一条是建筑轴线,两端分别是:安全防护——个性发展。

所以再设计时,我们要参照一下几点:

  1. 幼儿园的建设应远离主干道,并禁止机动车辆的行驶,而且对于限制非机动车的速度,幼儿园的门口一定要设置较多的减速设施;
  2. 幼儿园与小学的建立都不可建成开放式,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保护是最重视的,必须严格保证孩子们日常上学的安全;
  3. 在校园附近避免建设大型购物娱乐商场,有大型商场,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人流量增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数量增多,而且也带来很多的噪声和环境污染,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规划幼儿园和初小的时候,要减少周围环境对校区的影响,也能保证交通一定的便利性;
  4. 幼儿园与小学的分布应该比较集中,更多地给居民带来方便,也能真正地发挥小区中建设校园的作用。

4.2 教育资源的分配

往大区域来说,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分散、平均,使学校能够离居民区较近,且最好避开繁忙的路段。

4.3 普遍化的精英教育

现在的问题其实很具有中国特色,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的结果无形中造就了中国奇怪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普遍化的教育奢侈品化。

独生子女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个家庭会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在这个孩子身上,在一、二线城市尤其突出,无论多高的学费即便是工薪阶层也会砸锅卖铁凑足,因为一旦这个孩子教育失败那么家庭几乎就可以肯定彻底失败了,这样就一步步推高了教育成本,所以任何教育都会毫无例外的变成精英教育。

re-blocks-11

全世界各国出生率曲线,出生率与经济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稳定的反比关系,红色波动最大的是中国,近几年稳定在大约1.7。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中国目前教育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应该是建造出大量的平价但是质量一般的公立幼儿园保证大部分人的教育,让小部分有钱人去享受私立园的优质教育;还是用相同的投资建几所优质公立幼儿园,让一小部分人也能够平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以此为表率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来整体提升幼儿园质量。

4.4 教育的个性化

对于幼儿园来说,充满个性化的环境和建筑设计,是有助于开发对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力在社会中真的很重要。

幼儿园设计有个性就不能够采用标准化工业化的方式去建造,但是非标准化的东西一定是贵的,要花钱的,这就是一组显而易见的矛盾,一般来说,私立幼儿园不涉及财政投入,只需要在投资额度下尽力做到个性即可,可以不用去考虑个性与共性的问题。

re-blocks-12

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市率先做出了尝试。近几年,上海做出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幼儿园,成为了建筑业界争相学习的对象。

当然,个性化也仅仅在我们的规划阶段,教育的个性化也是相当重要的。

5. Kind, Crowd, Lie fallow: 亲和休闲的居住环境

亲和,人群和休闲,是小区域的基本组成条件,当一个区域有合适的人群数量,足够的亲和度和休闲区,那么,这个区域是一定很适合居住和休息的。

5.1 居住环境(以少城片区为例)

黑墙,青瓦,雕梁翘檐。小石子路,宽巷子,窄巷子。窄窄的巷子两旁,凝重黑色的大门庄严肃穆。在城市这水泥森林的边缘,小巷百十米,旧宅老院在这顽强的挺立。

5.2 居住模式——老旧四合院

旧宅院主人等级不同,屋顶有高有矮,门庭有宽有窄,家家四合院内池水涟涟,井水清甜,四处洋溢鸟语花香。窄巷子有几处外观保存较好的大宅门,从宅门两旁红砂石嵌凿而成的拴马桩可以看出原主人的公事繁忙。留意几处长了枯草的矮小宅墙。会发现有弓型门开在墙中,现在已被封,乍眼看去像一座石碑。年老的人告知这是宅门的便门,专供清除粪水的人进出。

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三面环墙,设三道门。其二道门只在喜庆大事时开启。平时只走两侧屏门。宅院分上、中、下房,是民国期间所建,已经分辩不清前清宅子的痕迹。风雨中,少城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苦苦相依。

5.3 居住环境——人口分析

少城片区三公里以内人口数量多达53万余人,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根据成都市2015年统计年鉴,每人年消费7830元,每年消费支出可达34.8亿元,但消费分流现象严重。

随着长富新城,冠城花园,长城园,现代城的楼盘建立,少城片区的高档社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社势必会增加社区的消费力,从而为该片区的商业中心带来消费潜力。少城片区以常住人口居家为主,消费稳定增长。

5.4 居住区交通——巷子胡同

其中共有官街8条,兵丁胡同33条。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区布局如同一条大蜈蚣,将军衙门是头,长顺街是身体,其余兵丁胡同是蜈蚣脚,这大概是这片旧城区最有“味道”的东西了,尽管有时候因为这样错综复杂的“窄道道”使得交通混乱拥挤、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质量下降,但是这种老旧元素仍然是值得保留的文化资产。

5.5 居住区的改造方案

  1. 保留小部分较完整较并较有名的大院落作为居住或者参观用,其余未住人小院落适当改造成“创客空间(Maker Space)”、茶室、画廊或者较小文化商业用地,将老城区维护并改造成文化街区,吸引“创客”同时创造经济效益,美化环境,加入文化艺术气息,以解决老城区的老文化保护以及部分卫生治理问题。
  2. 打通部分道路与巷子,适量拓宽道路,保留部分著名胡同小巷,形成城区交通微循环以缓解交通拥堵与路网复杂交错问题。
  3. 适当拆除居住院落围墙,将其门庭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绿化的一部分,老旧建筑外部青砖灰瓦保留,体现地域特色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环境。
  4. 居住院落内部空间改造,可以作为酒店,客栈,高档餐馆等使用,营造文艺氛围,用地可混合使用,提高了居民生活便捷度。

5.6 特色交通

甚至还可以发展特设的区域交通,比如热气球上看城市,老爷车游城市,城市内观光轻轨或者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一种很好的旅游开发模式,能够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城市美景。有轨电车并不是欧洲的专利,在中国的长春,也开始尝试有轨电车项目。

有轨电车适合单独设置道路,这样就会增加用地和成本。但也可以发展轻轨交通,西安的曲江轻轨就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

6 结束

Re-BLOCKS模式,就是我们针对现在中国普遍的大城市病并结合中国独特的显示矛盾问题和中国人民的心理设计出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教育资源、商业中心、休闲、开放、人群、亲和和安全,相互制约限制且有相辅相成,将“大饼”分成“模块”,拆分大矛盾,在内部消化矛盾,这样很多问题都可以可到解决。


2 thoughts on “Re-BLOCKS小街区方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